新聞中心
新聞動態
聯系我們
電話:0535-8015296
手機:18396600176
郵箱:sales@thi.com.cn
地址: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武漢大街19號
行業新聞
40Cr鋼使用水性PAG淬火液的工藝指南
- 作者:cuihuojiezhi.com
- 發布時間:2025-04-22 10:26:19
- 點擊:2
40Cr鋼使用水性PAG淬火液的工藝指南
40Cr是一種中碳合金結構鋼,廣泛用于軸類、齒輪、螺栓等關鍵零部件。采用 水性PAG(聚烷撐二醇)淬火液 進行淬火時,需合理控制濃度、溫度和攪拌,以獲得理想的硬度、組織(馬氏體)和較小的變形/開裂風險。以下是具體工藝要點:
1. 40Cr鋼的淬火特性
- 成分與淬透性:
- C 0.37%~0.44%,Cr 0.80%~1.10%,具有中等淬透性。
- 水淬易開裂,油淬可能硬度不足,PAG淬火液是理想折中選擇。
- 理想組織:淬火后目標為 馬氏體,避免鐵素體/珠光體轉變。
2. PAG淬火液的優勢
- 冷卻速度可調:通過濃度調節,平衡冷卻速度(避免水淬過快或油淬過慢)。
- 逆溶性:高溫區(>濁點)形成聚合物膜,減緩冷卻;低溫區(<300℃)快速冷卻,確保硬度。
- 環保易清洗:水性溶液,無油污殘留。
3. 關鍵工藝參數
(1)PAG濃度選擇
| 濃度范圍 | 冷卻速度 | 適用場景 |
|--|--||
| 5%~10% | 接近水淬(較快) | 簡單形狀、要求高硬度(HRC 50~55)。 |
| 10%~15% | 中等(推薦) | 一般零件(如軸、齒輪),平衡硬度和變形。 |
| 15%~20% | 較慢(接近油淬) | 復雜形狀、易開裂件(如薄壁件)。 |
推薦初始濃度:10%~12%(折光儀校正,需扣除溫度影響)。
(2)淬火液溫度控制
- 最佳液溫:30~50℃(超過50℃冷卻能力下降,需配合冷卻系統)。
- 溫度影響:
- 低溫(<20℃):冷卻過快,增加開裂風險。
- 高溫(>60℃):PAG逆溶性失效,冷卻不均。
(3)攪拌強度
- 適度攪拌:保持淬火液流動,避免蒸汽膜滯留導致軟點。
- 過度攪拌:破壞PAG膜,冷卻速度過快(類似水淬)。
4. 淬火工藝步驟
1. 加熱:
- 奧氏體化溫度:840~860℃(保溫時間按1.5~2 min/mm計算)。
2. 轉移:
- 工件出爐后盡快淬入(延遲≤5秒),避免預冷導致非馬氏體組織。
3. 淬火:
- 工件完全浸入PAG液,保持上下移動或機械攪拌。
4. 清洗:
- 淬火后用溫水(60~80℃)沖洗,避免PAG殘留。
5. 常見問題與解決
| 問題 | 原因 | 解決方案 |
|-|||
| 硬度不足 | 濃度過高/液溫過高。 | 降低濃度至8%~10%,控制液溫≤50℃。 |
| 開裂或變形 | 冷卻過快(濃度低)。 | 提高濃度至15%,優化工件入液方式。 |
| 軟點 | 攪拌不足或PAG老化。 | 加強攪拌,檢測濃度并補充新液。 |
6. 與其他淬火介質對比
| 介質 | 硬度(HRC) | 變形/開裂風險 | 適用性 |
|-|-||--|
| 水淬 | 50~55 | 極高 | 僅適合簡單低要求件。 |
| 快速油 | 45~50 | 低 | 硬度可能不足。 |
| PAG(10%) | 50~54 | 中低 | 最佳平衡(推薦)。 |
7. 維護與管理
- 定期檢測濃度:使用折光儀(需校正溫度影響,或配合粘度計)。
- 防止污染:避免油污、氧化皮進入淬火液(安裝過濾系統)。
- 老化處理:PAG使用6~12個月后需部分更換(冷卻性能下降)。
總結
40Cr鋼采用 10%~12% PAG淬火液(液溫30~50℃+適度攪拌),可獲得 HRC 50~54 的硬度和較低開裂風險。對于復雜零件可提高濃度至15%~20%,簡單件可降低至8%~10%。需定期維護淬火液,并結合回火工藝(如180~200℃)消除應力。
- 上一篇:PAG淬火介質在使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
- 下一篇:水溶性淬火液適用于哪些工件